业务相关

搜索:

最“强”音:从贸易到产权,总理李克强对18个问题表态,每个人都要看看!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长达2小时17分钟的记者会,李克强回答了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中美关系、半岛局势、减税降费、就业、雾霾等热点问题。

 

和历届总理记者会一样,话里话外蕴含太多信息,值得细细读下。简单梳理如下:

 

一分钟要点版:

 

李克强:时间有限,大家单刀直入吧。

 

CNN记者:特朗普很厉害,你们中国怎么办?

李克强:两国元首聊得不错,不管啥坎坷,还要向前走,不希望看到打贸易战。

 

央广记者:中国经济怎么样了,对世界影响好吗?

李克强:6.5%不低了,小和尚可以翻十来个跟头,大了三五个就不错了。我们不会让风险“急性发作”。

 

彭博社记者:李总理,您好(中文)……

李克强:继续说中文,给你充分时间。

彭博社记者:哎,中文不够好啊,美国退了TPP,中国真会继续开放?(英文)

李克强:我们越来越开放,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家共同努力。

 

人民日报记者:简政放权,下一步怎么打算?

李克强:政府管得太多了,简得不够多,有阻力,但还要继续简。

 

日经新闻记者:朝鲜很麻烦,中国怎么想?

李克强:你在哪里学得中文?不错嘛!

日经新闻记者:在北京学的,但在台湾呆过,可能有台湾腔……

李克强:谁也不希望自己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会不会群体性失业?

李克强:压力比较大,但不会也不允许失业。外国记者可以报道下嘛,中国就业岗位是自己创出来的。

 

联合早报记者:你这四年最大成就,最大难点?

李克强:经济很不错,最难的是改革,因为这触动利益,还触动灵魂。

 

深圳特区报记者:双创热情会持久吗?

李克强:外国人都很惊讶,有很强生命力,大方向是正确的。

 

凤凰卫视记者:怎么看“港独”,对香港支持会减少吗?

李克强: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央会加大力度支持,准备今年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

 

塔斯社记者:中俄关系怎么看?

李克强:中俄关系很稳定,经贸正大幅增长。

 

财新杂志记者:汇率、外储、管制,三个怎么选?

李克强:贬得不多,外储很多,正常用汇有保证。

 

路透社记者:我如果是矿工,能找到啥新工作?

李克强:我们拿了1000亿,安置好职工很关键。

 

澎湃新闻记者: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咋办?

李克强:已经责成相关部门抓紧处理。

 

泰国经理报记者:中美在东南亚怎么和平共处?

李克强:中美应合作让你们得到机遇,而不是麻烦。

 

新华社记者:税费太重,很多高品质产品不能生产……

李克强:更大力度减税,政府要过紧日子,发扬工匠精神,考虑降关税。

 

台湾联合报记者:两岸关系让人担忧……

李克强:一个中国是原则,欢迎来大陆投资。

 

傅莹:再提一两个问题吧。

李克强:大家要吃饭了,你是主持人,你定。

 

法广记者:中欧贸易,欧洲逆差很大。

李克强:我们不刻意追求顺差,欧企其实赚大发了。

 

新京报记者:雾霾!蓝天怎么才不是奢侈品?

李克强:蓝天和空气,对每个人都平等的,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这需要过程。

 

临走前,针对315:

李克强:给优质产品点赞,把奸商拉黑,有机会再见。

 

以下为详细版:

 

谈中美关系:

 

“现在中美两国外交部门正就两国元首会晤进行沟通。”

 

虽然中美关系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一直前行,我对此持乐观态度。特朗普总统和美国新政府的高官也都明确表示,要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不是风云变幻能够动摇的,也动摇不得。有了这样一个政治基础,中美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

 

我们双方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沟通,坐下来谈,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现在两国外交部门正就两国元首会晤进行沟通。我们不希望看到打贸易战,贸易战带不来贸易公平,而且双方都受损。中美关系不管有什么样的坎坷,还是要向前走、向好处走。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我们有智慧来管控分歧,我们有需要也有条件来扩大共同利益。

 

谈经济增速

 

“几岁的小武僧一口气翻十几个跟头不费劲,而练过十几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个跟头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块头大了。”

 

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当时有外媒报道说中国是温和下调了增速。其实,增长6.5%这个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

 

我曾经在中国少林寺陪同外宾看过武僧表演,几岁的小武僧一口气翻十几个跟头不费劲,而练过十几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个跟头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块头大了。

 

这符合经济规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低,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中国来讲,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保持中高速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在为世界稳定做贡献。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有很多应对工具,储备政策许多还没有用。

 

谈全球化

 

“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但关起门来也办不好自己的事情。”

 

在全球化进程受到一些非议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挫折的情况下,中国始终坚持一贯的立场,那就是:维护经济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这本身就表明中国是要推动开放。中方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来改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关起门来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这其中也因为中国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扩大开放。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但关起门来也办不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开放大门会越开越大。

 

中国人明白,要用开放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不管有什么挑战都不能错过。

 

 

 

谈简政放权

 

“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

 

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谈就业压力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

 

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我们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经济增速,稳增长主要还是要保就业。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保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

 

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谈“双创”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双创”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它也是一场改革,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

 

它也创新了生产模式,许多新业态,像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等等,可以说层出不穷,这些新业态有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当中产生的,新旧嫁接,有的是老树开新花。但总的看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适应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

 

另外,新业态的成长也倒逼了政府职能转变。确实,这些新业态很多是过去未知的,对此,我觉得有不同争议是正常的,我们还是要以开放的态度、包容的理念审慎监管,促使它健康发展。

 

谈中俄关系

 

我们互为最大的近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我们互为最大的近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也有利于世界。去年两国元首多次会晤,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中俄总理会晤多年来一直如期举行,这本身表明了中俄关系的稳定性。

 

至于说到两国的经贸关系,这些年世界经济复苏低迷,贸易增长乏力,确实中俄关系在经贸方面由于能源价格下跌等因素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我记得在去年的记者会上,我曾经说希望中俄经贸关系当年能够有转折性变化,现在应该说这个预言实现了,当然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特别是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额有大幅增长,这表明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很大,互补性很强,双方所达成的经贸关系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谈汇率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是有分量的,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去年因为国际货币市场动荡,特别是美元走高,许多货币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是比较小的。

 

因为我们不希望通过贬值来增加出口,这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也不希望打贸易战,这不利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我们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说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我们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是足以支付进口和满足短期偿债需要的,远远高于国际标准。至于说到我们对于用汇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实际上这是法律法规早就规定的。我在这里明确,企业正常的用汇、居民到国外求学旅游等的合理用汇是有保证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是有分量的,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谈职工安置

 

“中国很多企业是有文化的,他们对老职工有感情,去新岗位就业了,企业仍然还会给一些补贴,扶上马、送一程。”

 

去年,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化解钢铁、煤炭行业的过剩和落后产能,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安置好职工。

 

中央财政拿了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转岗安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万去过剩产能过程当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还有一些职工因为多种因素没有到新的就业岗位,包括有的职工和企业有比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但他们的生活都是有着落的。

 

今年去产能还要扩大到煤电领域,加上去年一些还没安置的职工,累计可能会有近百万需要安置。我们的办法还是创造新的岗位,因为我们在推动发展新动能。

 

如果你是一名煤矿工人,这个矿被淘汰,或者暂时停产了,我看你有很强的、灵活的就业能力,我建议你到新动能去,或者到老动能当中产生的新职业当中去。而且中国很多企业是有文化的,他们对老职工有感情,去新岗位就业了,企业仍然还会给一些补贴,扶上马、送一程。

 

总而言之,把职工安置好还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化解和淘汰过剩产能中最关键的问题。

 

 

谈房屋70年产权

 

“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

 

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网民们实际上也是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可以理解。

 

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谈减税降费、产品质量

 

“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

 

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那些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收费是有用途的,有的是用来“养人”的,减少收费,那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我明确提出,中央政府要带头,一律减少一般性支出5%以上。我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有这样的表示。

 

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我们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够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当然,根本上还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至于消费者抱怨中国的一些产品质量不优,这说明我们的企业需要让产品进入质量时代,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提升企业产品和装备的质量。

 

当然,国际上也有一种舆论,说是不是中国会减少进口,开放有所收缩,这是误解。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必然要更大地打开开放的大门,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当然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让企业双赢。对于普通消费者所需要的一些优质产品一时供给不上,我们还可能考虑降低关税、增加进口。

 

总之,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从中受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企业下决心,通过发扬工匠精神,使自己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谈中欧贸易

 

“欧洲企业在中国不仅有钱可赚,而且还是赚大头。”

 

我们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且希望看到贸易平衡,否则不可持续。如果说赚钱的话,我想欧洲企业在中国不仅有钱可赚,而且还是赚大头,因为你们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如果你们欧洲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那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就会有明显改善。

 

中国提出和欧盟加快谈判投资协定,希望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有一个高水平的BIT,那必将会有助于双方扩大相互开放。即便暂时没有这个协定,我们也会不断扩大对欧盟企业的准入,让欧盟企业在华投资和中国企业一样,只要注册了,就一视同仁。

 

中欧之间存在贸易摩擦,我们有经验去妥善解决。我这里特别强调,中国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繁荣稳定的欧盟,也支持强大的欧元,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因为这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明多样化。我对欧盟的前景是乐观的,我们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也是看好的。

 

 

谈雾霾

 

“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

 

雾霾问题的确是百姓的痛点。蓝天和空气一样,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环保特别是雾霾问题的挑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五条措施,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我们治理雾霾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两会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他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当然,这个因素我不便在这儿讲,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但是,我想明确,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希望大家给优质产品点赞,给奸商拉黑

 

记者会结束后,李克强还表示,希望大家给优质产品点赞,给奸商拉黑。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

上一条:物流黑科技:无分类+自我学习+图像识别=零差错库房 下一条: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