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相关

搜索:

总理访欧,透露出哪些重要信号?

 


 

继习近平主席今年访问瑞士、芬兰之后,李克强总理前往德国和比利时。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总理访欧两大演讲,你需要知道这些

 

 

 

 

 

至6月3日,克强总理为期3天的访欧行程圆满结束。此次访欧洲,总理共发表了2篇重要演讲,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梳理两大演讲的重点。

 

一、创新、创新、创新,重要的事说三遍!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论坛—共塑创新”并发表演讲。总理此次发言中,60次提到了“创新”。总理说,中德创新资源禀赋高度互补,可谓创新合作的“黄金搭档”。那么具体咋创新?

 

1、推进战略对接

 

要加快推进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高技术战略”等战略对接。

 

2、完善合作平台

 

中方愿与德方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清洁水、未来城市、半导体照明等合作平台。

 

3、鼓励“2+2”国际合作模式

 

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鼓励采用“2+2”国际合作模式。

 

4、推进技术、标准、第三方市场合作

 

在汽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等各具优势的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合作,推进标准对接互认,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5、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搭建更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人才培训、项目落地、供需对接、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服务。加快各类中德产业聚集区建设,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示范基地。

 

6、营造开放投资环境

 

中国鼓励进口德国优质产品,欢迎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也希望德国等欧盟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在投资审查方面公正对待中国企业,在签证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

 

二、“现在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欧中的紧密合作

 

 

 

 

当地时间6月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布鲁塞尔埃格蒙宫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了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总理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应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携手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那么,“高”在哪里呢?

 

1、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

 

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坚持自由贸易,重振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推动世界经济迈上稳定复苏的轨道,使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更多人群。

 

2、维护多边经贸秩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是“日落条款”,按期无条件终止对华反倾销调查“替代国”做法,是各成员方的国际条约义务。希望欧盟在履行第15条义务问题上,向世界释放维护多边体系和规则的积极信号。

 

3、拓展合作方式

 

过去的合作基本是“欧洲投资+中国制造”,现在又增加了“中国投资+欧洲制造”、“三方合作”等方式,开辟了“一带一路”建设新领域,双方利益交汇点更多、相互依存度更高。

 

4、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中方愿同欧方尽早启动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欧方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希望欧方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三大看点关注总理欧洲之行

 

 

 

 

 

一、欧洲成大国外交舞台

 

在李总理访欧前后,各大国首脑接踵访欧,使得中欧交往成为全球大国互动中的一环。在李总理访欧之前,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首度访欧,在北约峰会和七国集团峰会上完成“多边外交首秀”。

 

二、中欧关系从高歌猛进转向低调务实

 

 

 

 

6月1日至2日,李克强总理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上述背景下,此届峰会被寄予厚望。虽然峰会并未如媒体所料发表共同声明,但却仍然被双方视为一次成功的峰会。

 

中欧进一步确立了将对方视作重要全球伙伴的认知。欧盟将其关于峰会的媒体通稿的题目定为“中欧峰会:与我们的全球伙伴一起前进”,并指出,峰会“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一对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欧关系中既有的经贸框架也面临调整,这需要一定时间,耐心磨合并不一定是坏事。李克强总理已分别向德国、欧盟、比利时施压,要求欧盟为遵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在修订后的反倾销法规中不得歧视任何国家。

 

三、中德“特殊关系”具有生命力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欧洲之行的重要一站。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德国在欧强势崛起,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也十分迅速。2016年,中国超越法国和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外交部已于近日增设亚洲司,下设中国处。

 

但随着中国迅速爬升产业链,德国对中资的担忧也在增加。据悉,中国在德并购额从2015年的12亿欧元激增至2016年的110亿欧元,且并购中多有高新技术企业。

 

但访问成果表明,中德关系的基础仍然十分牢固。第一,中德在全球秩序上有共同语言。中德都严重依赖贸易,是顺差国,故双方表示“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此外,双方皆表示要落实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二,中德在“走向全球”过程中有新的合作增长点。

 

在此次总理会晤中,双方积极评价在阿富汗开展的联合培养矿业人才项目,还探讨在非洲开展三方合作。第三,中德企业合作创新、共夺产业链制高点的动力也非常足。此次中德双方提出支持两国电子商务合作、支持两国中小企业合作,并签署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合作、自动驾驶技术合作等多个项目。​​​​

上一条:高考、加油!我们与你同在! 下一条:电商巨头为啥布局便利店?不仅仅因为一年1300亿的生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