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相关

搜索:

1天1亿件的中国快递有多强?人民日报带你看懂它的力量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增速明显,连续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从2012年的不到57亿件到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单日快递亿件的时代。市场规模自2014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

 

一、成绩傲人,申诉率历史新低

 

7月31日,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的《关于2017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显示,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73.2亿件,同比增长30.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181.2亿元,同比增长27.2%。

 

 

从快递服务的业务种类看,2017年上半年,全国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4亿件,同比增长24.2%;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12.8亿元,同比增长28.2%。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9.2亿件,同比增长32.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09.9亿元,同比增长19.9%。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6亿件,同比增长29.2%;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40.8亿元,同比增长22.2%。

 

 

 

根据《通报》内容,2017年上半年,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持续下降,快递申诉率创历史新低。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6.6,同比减少3.9个点。消费者对快递企业申诉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6.6%,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二、快捷便利,满意度不断上升

快递到达时间也不断缩短,发展按下“快进键”。以历年“双11”为例,从签收1亿个包裹的时间看,2013年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2015年提速到4天,2016年只用了3.5天。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介绍,在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全程时限处于58—60小时,72小时准时率从2012年72.4%提升到2016年75.53%;距离在1000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84.62%能够在48小时内送达。

 

 

 

速度快了、性价比高了,服务品质得到保障。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通告,我国快递服务满意度得分连续5年上涨,由68.9分提升至74.7分。

 

三、“快递下乡”模式推广,乡镇覆盖率达80%

近年来,快递向西向下步伐加快,各地也在因地制宜探索“快递下乡”新模式。江西宜春加强快递和电商的互动,打通“产品出山”“网货下乡”双向通道,引进阿里“村淘”项目落户万载县。万载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开业当天,交易单数突破1万单。2016年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了80%。而快递的平均单价也连年下降,由2012年的平均18.6元一件减少至12.7元一件。

 

快递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合作模式,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冷链运输、定制包装等方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农村收投快递包裹量超80亿件,直接服务农产品外销超1000亿元。以EMS“极速鲜”业务为例,已覆盖29个省,涉及25个大类100多个品种,服务原产地数以万计中小农户、大型农村电商客户。

 

 

 

冯力虎认为,“快递下乡”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为释放农村消费需求提供流畅的通道,“推动快递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扶到了产业调整的重要节点,扶到了老百姓的致富之门。”《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四、机器人分拣,无人机送货

 

在浙江义乌申通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仓库,一群机器人“头顶”黄色小托盘,仓库两侧的放件员将快件放在托盘上,面单朝上进行信息采集。机器人根据后台传送的路径信息,沿着地面上的二维码“路标”,到达指定地域格口,托盘翻起,快件顺着格口滑槽落入编织袋中,再由人工进行打包。

 

“350台机器人同时作业,日均处理快递包裹达60万件,可减少70%的人工。”义乌申通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陈振龙介绍。而在末端,全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智能快件箱超17万组,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投递服务选择。

 

 

 

六月,顺丰与赣州市南康区联合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得到了东部战区的正式批复,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正式审批的,且由企业、中央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的示范空域。

 

6月29日,顺丰无人机在获批空域内进行了首次业务运营飞行。顺丰就该项工作,进行了“顺丰暨赣州市南康区无人机快递下乡扶贫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并与赣州市南康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来自顺丰方面的数据显示,顺丰无人机采用八旋翼,下设载物区,飞行高度约100米,飞行半径最高可达10公里,最大载重量约3公斤。该无人机内置导航系统,工作人员预先设置目的地和路线,无人机将自动到达目的地,误差在2米以内。

 

未来,顺丰希望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即便是地形复杂或偏远地区也不例外。

 

除了自动分拣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运用大数据智能销售预测和补货也助力快递业提质增效。“过去逢大促就出现供货过多、过少或各仓匹配不均衡的情况,我们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销售预测平台,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趋势、历史销量、促销计划等一系列宏微观数据建模,智能指导和触发从供应商采购到不同仓库层级间补货、调拨。”京东有关负责人举例,京东雀巢联合预测补货项目开展后,订单满足率从60%提高到87%,平台产品有货率从73%提高到95%。

 

五、实现信息安全,配备专业安检机

 

为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统一信息标准和操作标准,国家邮政局推出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安易递实名收寄公共服务平台”。

 

使用用户版APP时,用户可通过扫描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并自动生成身份二维码。每次寄件时,只需出示手机上的身份二维码,快速验证身份信息,可避免频繁出示身份证的麻烦和信息泄露风险。

 

“在防止信息泄露方面,系统的信息数据实行‘总对总’共享模式,由企业总部将前端采集的实名信息统一上传至国家邮政局信息监管平台,从而形成实名信息数据单向封闭流动,确保实名信息安全。”冯力虎表示,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为了实现寄递流程可跟踪、隐患可发现、责任可追溯,近年来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和过机安检制度正大力推广。2016年全国寄递企业已配备安检机8869台,截至6月底,国家邮政局实名信息监管平台共接入邮政EMS、顺丰、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等主要品牌寄递企业数量达10家,占行业业务总量约90%。​​​​

 
上一条:“立秋”将至,教你秋天如何养生才能更好的迎接冬季 下一条:根据货物大小来选择客机货机?你错了~这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