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相关

搜索:

《人民日报》说了!辽宁这几个地名最容易读错!

《人民日报》曾发布了

中国最容易读错的100个地名

我大辽宁3个地名上榜

 

 

 

 

快来一起看看

下面这些辽宁的地名

你都读对了吗

反正,有些人是被啪啪打脸了!

 

 

 

 

 

 

01

阜   新

 

 

 

 

阜新(读fù,不读fǔ或bù)

 

 

最常见的错读是阜(fǔ或bù)新。事实上,阜新中的“阜”应读fù,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fù xīn 

 

 

 

 

 

 

 

 

02

桓 仁

 

 

 

 

桓仁(读huán,不读héng)

 

最常见的错读是桓(héng)仁。事实上,桓仁中的“桓”应读huán,如齐桓(huán)公,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huán rén 

 

 

 

 

 

 

 

 

 

03

岫 岩

 

 

 

岫岩(读xiù,不读yóu)

 

最常见的错读是岫(yóu)岩。事实上,岫岩中的“岫”应读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产岫玉。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xiù yán 

 

 

 

 

除此之外还有

(点击看大图)

 

 

 

 

 

 

 

 

这些你都会读吗?

.....................大沈阳的分割线.....................

 

下面重点来了,检查时间到!

沈阳这些最容易读错的地名,

也许你这辈子都没读对过。

不服?来来来,

除此之外,一起来涨知识,

告诉你这些地名背后的“典故”~~

 

这是一堂关于沈阳的语文考试,

99%的人都会读错的地名大集合。

准备好了吗?

 

 

 

 

01.滂 江 街

 

 

 

 

 

滂(pāng)江街  

 

 

 

或许坐地铁你能路过“滂江街”,第一次听到地铁报站名的时候,你有没有过恍然大悟的感觉?滂江街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部,系1924年张作霖为服务其“奉天兵工厂”所建。街名取自于当时内外蒙通道上的重地、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东南的重镇:滂江。

 

 

 

02.南 卡 门 路

 

 

 

 

南卡(qiǎ)门路

 

 

 

卡一共有两个读音kǎ和qiǎ,而南卡门路这个地名不仅令人们凌乱,就连地名标牌也很错乱。但实际上,作为南卡门路这个地名,只有一个读音!

 

 

 

03.小 河 沿

 

 

 

小河沿(yán)

 

 

 

 

小河沿古时是沈阳的避暑胜地,这里的万泉公园,藏匿着老沈阳人的美好回忆。小河沿这里的公园曾经是个野园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扩建后取名为“万泉公园”。在1979年被改造成‘沈阳动物园’,动物园在上世纪90年代搬迁随后又更名为“万泉公园”。 

 

 

 

 

04.霁 虹 街

 

 

 

 

 

霁(jì)虹街

 

 

霁,词典里解释是雨雪结束,天空放晴的意思。霁虹顾名思义,也就是雨后有彩虹。霁虹街不只沈阳有,哈尔滨也有一条。

 

 

 

 

 

 

 

05.华 山 路

 

 

 

华(huà)山路

 

 

 

华山路始建于明朝末期,是关内通往沈阳的最古老的一条路,自康熙帝起,历次东巡祭祖都要经过此路,俗称“大御路”。华山路之所以取名华山,一方面是因为皇姑区的街路都是以山和水命名;另一方面是借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寓意,华山路在沈阳市的众多街路当中,有其不可取代的唯一性。

 

 

 

 

 

06.浑 河 堡

 

 

 

 

 

浑(hún)河堡

 

 

 

浑河堡位于沈营大街,凤祥花园附近。《辽海丛书》上有记载:浑河航运起于明朝,兴盛于清代。当时,浑河两岸和沿线分布着“七间房码头”、“石庙子码头”、“木场码头”、“浑河堡码头”、“浑河官渡”、“罗士圈码头”等主要渡口,有“十里码头”之称。浑河堡村北有一座三义庙,是清末任职奉天的左寳贵所建。三义者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庙中还有一光绪十八年(1892年)立下的得胜桥碑。

 

 

 

 

07.崇 山 路

 

 

 

 

崇(chóng)山路

 

 

 

崇山路位于皇姑区,分为崇山东路、崇山中路、崇山西路。1946年始建,1955年命名为崇山路,1957年以北陵大街、怒江街为界分为崇山东路、崇山中路、崇山西路。崇山路曾经是沈阳市区最宽的主干道路,为沈阳市一环路的一部分。

 

 

 

08.艳 粉 街

 

 

 

 

艳(yàn)粉街

 

 

 

艳粉街是老铁西区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见证着这里历史的变迁。齐守成说:“这里过去距离市区很远,一片荒芜。在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将这片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侄子济尔哈朗。当时这片土地上到处盛开着胭脂花,是做胭脂的主要原料。百姓们通过向王宫贵府提供制作胭脂的胭脂花维持生计。后来这里被命名为‘胭粉屯’后改为‘艳粉屯’,最后正式改名为艳粉街。

 

 

 

 

09.老 瓜 堡

 

 

 

 

老瓜堡(pù)

 

 

 

乍一听这个名字,实在是具备了浓郁的个性味道。而且有点不知所云……事实上,这个名字的来源非常传奇化。如果你知道“老瓜”又叫乌鸦,就不难理解这个名字了。当年努尔哈赤被人追杀的时候,无处可躲,这时天上下来一大片乌鸦,努尔哈赤猝不及防迅速扑倒在地,乌鸦就铺天盖地地落在了他的身上,将他盖得严严实实。

 

 

 

 

 

10.横 街

 

 

 

横街(jiē)

 

 

 

在大东区横街和德增街的路口这儿,老人儿都管这个地方叫“大镜子”。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这个名字了。那是因为,当年这里曾经立了好多年一面大镜子,使路过的车可以看到交叉路口的路况。因为,这个大镜子后身就是当时的沈阳市制镜厂,那个大镜子就是工厂的大广告。后来,制镜厂拆迁了,大镜子也没了。

 

 

 

 

 

 

这些成天挂在嘴边的沈阳地名

你念对了几个?​​​​

上一条:顺丰CTO田民:物流干的是蓝领的活,操的是白领的心 下一条:再见,万科董事长王石!他的崛起与放弃,66年来的人生经验都在这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