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相关

搜索:

顺丰CTO田民:物流干的是蓝领的活,操的是白领的心

 


 

“发达国家一些伟大的物流公司,在过去一百多年经历的血雨腥风,在中国可能再过十年就要走完”,顺丰CTO田民在腾讯主办的云+未来峰会上如是说。

 

作为一家相对传统的物流公司,顺丰也开始借助腾讯云服务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正如田民所说:在一种被爱又被恨的痛苦过程中接受了一次次的洗礼。

 

毫无疑问,科技改变物流,物流改变生活,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在洗礼的过程中,有的公司脱颖而出,有的公司还在徘徊。

 

干蓝领的活,操白领的心

 

在田民看来,未来,中国最优秀的物流公司一定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而不是有技术、无卡车的公司。物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需要练就一身发达的肌肉和协调能力,既要能跑得快,又要能跳得高,然后再慢慢培养和训练高智商的大脑,更加聪明的跑,更加聪明的跳。

 

他甚至坦言,物流的真实世界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有时候与一些不太了解物流的开玩笑说,做物流是在蓝天白云下生存,干的是蓝领的活,操的是白领的心。

 

联合建云平台

 

田民认为,几家大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某种形式联合在一起,在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开放、更加中立的云平台上,共同打造一个第四方智能物流管理和协调平台,整合资源共享网络,提升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成本,反而更有想象力,可能成功的机会会更加大。

 

他说,今天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喜欢研究和显示一些非常炫、非常酷、非常“黑”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本身的意义并不太大,因为它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大规模的应用。

 

在田民看来,物流行业在做三个“搬”,你先要帮别人搬箱子,搬箱子的同时在搬数据,最后才是搬金融。所以很多物流公司在转型,物流公司转型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

 

以下为顺丰CTO田民演讲原文摘录:

 

主持人讲了大家享受快递给生活带来便捷,也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快递市场上的风云变化。我最近一直被人在问前阵子发生的事情,我也一直在思考,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一场不同模式、不同理念、不同技术的竞争。

 

发达国家,一些伟大的物流公司,在过去一百多年经历的血雨腥风,在中国可能再过十年就要走完。中国初创的快递公司和不断新加入的新思维、新科技公司,在一种被爱又被恨的痛苦过程中接受了一次一次的洗礼,有脱颖而出,有的还在徘徊,有的还在寻找新的出路。科技改变物流,物流改变生活,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未来,中国最优秀的物流公司一定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而不是有技术、无卡车的公司。物流的天然属性决定了需要练就一身发达的肌肉和协调能力,既要能跑得快,又要能跳得高,然后再慢慢培养和训练高智商的大脑,更加聪明的跑,更加聪明的跳。

 

今天,快递物流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转型阶段,引领物流行业这场爆发式裂变不仅仅是模式和资本,更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行业业务场景中的突破和全面渗透。

 

 

在物流领域应该更加强调科技的渗透力,而不是讲爆发力。因为物流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广太复杂,单一技术在某一个特定场景下的突破都不会震撼物流行业的现状,但有时一个非常细微、非常简单的技术的推广,可能就改变了整个企业和整个行业。

 

物流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智能化,这不是天方夜谭,但更不可能是一蹴而成,必须要踏踏实实地构建全数字化的生态系统,从管理,从经营,从操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打通数字壁垒,连接信息。现在有些互联网科技公司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来颠覆传统物流行业,这是一件好事,有了外部的冲击,才会有危机意识,才会进行自我反省和变革。

 

物流的真实世界并不是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我有时候与一些不太了解物流的开玩笑说,我们是在蓝天白云下生存,干的是蓝领的活,操的是白领的心。如果没有一二十年对物流行业的经验积累,没有对物流人的同理心,没有一辆卡车,没有一个小哥,只做运筹帷幄。早在1996年安德森咨询公司就提出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变为现实,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我个人认为几家大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某种形式联合在一起,在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开放、更加中立的云平台上,共同打造一个第四方智能物流管理和协调平台,整合资源共享网络,提升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成本,反而更有想象力,可能成功的机会会更加大。

 

 

 

 

数据、场景、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我个人认为三者缺一不可,顺丰作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物流服务公司,具备海量的数据,丰富的业务场景,一大堆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最需要的是技术和人才,一方面我们从海外知名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也和海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加速我们技术能力的搭建和人才的储备。

 

因为我们相信,一场新的技术的革命已经到来,未来是云+AI的时代,数据访问是推动AI商业应用的关键。企业基本都是从零开始部署AI,刚刚老师们也讲了,AI技术也就两年的工夫,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因为今天AI技术的本质才是数据训练推动的,没有结晶可走,评估应用技术的采用率、成熟度标准,第一是数字化成熟度,第二是商业规模化应用,第三是核心业务应用,第四是技术多元化,第五是投资回报及成本节约,第六是高管态度。

 

物流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的行业,特别是一定规模的企业。今天的顺丰有将近20万的地面小哥部队,几万辆大大小小的运输车辆,几十多辆航空货运飞机,平均每天传递将近九百万个包裹和商务信件,平均每天一个小哥骑行大约12公里,行走八千多步,完成大约120复杂难度不同的派件任务,没有一个健硕身体,是无法每天承受这么大强度的工作。未来五年,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消失,未来的年轻人和小哥是否还愿意从事这么繁重的工作,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但反过来想,今天还有哪家公司有可能这么大规模的部署这样的地面资源,并且非常均匀的分布在每个人工作和居住的空间,其实这不是负担,这是无法复制和无法替代的资源和财富。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快递小哥更加轻松和愉快的工作,未来的小哥除了能够传递更多的包裹以外,还可以做创造更多价值的事情,每一个小哥就像一个移动的IP,可以传递更多数字化的信息,只要我们在小哥背后的团队可以给他们赋能,赋予他们科技的动能,他们就可以做很多很多更加有价值的事情。

 

 

 

 

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讲物流行业是做什么事情,其实物流行业在做三个搬,你先要帮别人搬箱子,搬箱子的同时在搬数据,最后才是搬金融。所以很多物流公司在转型,物流公司转型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

 

顺丰在过去积累和沉淀了很多行业经验和最佳实践,但也面临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技术架构和手段已经无法有新的突破。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尝试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研究技术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有所收获,顺丰是基于自己的海量数据、业务场景和结合多元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实际与业务相关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研发技术,更多的是在技术的运用和整合。

 

上午腾讯包括马化腾先生也在介绍顺丰跟腾讯云合作的图像识别的运单,其实中文汉字的人工识别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但是我们通过跟腾讯云的合作,结合我们自己的地址库信息,结合我们的地址库的解析和算法能力,在很短的

 

时间内就把人工手写汉字运单这件事情彻彻底底解决了。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在这之前有八千名顺丰人员做手动输入,所以这件事情是不计代价的,原来雇佣了八千名输单员来输入这些信息。​​​​

 
上一条:标杆案例:绩效指标管理已过时,全球最赚钱车企是这么干的 下一条:《人民日报》说了!辽宁这几个地名最容易读错! 返回列表